“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首次进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高频热词之一,必将作为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产业升级,激发经济新活力。作为全国城乡建设领域的“国家队”,立足科技型央企定位,把握“新基建”机遇,与国家战略保持同频共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在雄安新区,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践行“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发展理念,承担了雄安新区前期策划、规划、城市设计、课题研究、建筑设计、工程项目总承包等一系列任务,其中担纲设计了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在助力雄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打造成为我国“新基建”的样本和示范。
5月29日上午9时许,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京雄车场钢结构主体的最后一根钢梁平稳吊装到位,标志着该站京雄车场主体结构顺利完工,为京雄城际铁路2020年底如期通车奠定了基础。
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联合设计,主要包含国铁站房工程、市政配套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地下空间工程。工程房屋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相当于66个足球场的大小,规模位于全国高铁站的首列。其中京雄站房9.92万平方米,预留的津雄站房5.08万平方米,市政配套规模约为17.66万平米,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约为6.0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为8.81万平方米。近期总投资约80亿元。
雄安站椭圆形屋盖形如清泉源头,温润,中间结合高架候车厅自然隆起,形成三重梯度变化。椭圆形屋顶上的材质由通透的阳光板渐变为深蓝色的光伏板,如粼粼波光,晶莹闪亮,在蓝绿交织的城市组团中又似荷叶上的露珠,是依托高铁而生的新兴城市的组团之心,也是蓝绿交融的景观廊道上的生态之心。
雄安站外立面中央采用构件轻巧的拉索式玻璃幕墙,空间通透明亮,幕墙后方的金属网LED屏如同中国传统卷轴画,向城市展示雄安文化。西立面在形式上力求与周边城市用房相统一,整体采用竖向线条的锈石幕墙,庄严简洁;东立面形式与西立面相呼应,同时设置更多城市通廊与城市相连接,强调站城融合。
雄安站主体共5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2层。首层为地面进站层,中央为候车大厅,四个方向均可进站,候车厅两侧分别为市政公共场站及配套商业,候车厅与车场之间形成两条城市通廊,贯穿铁路线两侧。夹层为出站层,两侧均可出站,在站房中央设置南北向联系通廊,旅客出站后可经联系通廊到达枢纽各个位置。东西侧设集散广场,南北侧并设小型车场及大型车场,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云巴等。衔接着四个方向的市政功能。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主要针对商务旅客的高架候车厅和贵宾候车室。
规划R1,R1机场支线两条城市轨道快线引入枢纽,同时垂直引入M1普线,服务枢纽、昝岗和雄县地区。在地上3层和地下1层设轨道交通站厅层,形成高铁和轨道交通的便捷换乘。
由于将主要候车空间设置在线下,因此如何满足采光、通风、消防排烟等技术要求,使乘客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将京雄车场和津雄车场之间适当拉开一定距离,成为上下贯通的采光通廊,将自然光线和景观引入室内,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光谷”。为解决出站人流互通而设的联系天桥从光谷中穿过,两侧设置绿意盎然的有机种植绿墙形成极具生态示范意义的“绿谷”,承载了雄安大地的农耕记忆。
进站厅中央布置金属编织网媒体幕墙,成为城市窗口以及信息发布的重要界面,金属编织网媒体幕墙可根据需要变换内容;在两侧柱端布置信息屏幕,使旅客可更直接方便地看到信息;同时采用点式玻璃拉索幕墙, 营造轻盈、通透、开放的空间。
地面候车厅为满足整体性、韵律性、艺术性的要求杏彩体育,创新性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方案,以展现“建构一体”为首要原则;同时采取双向加腋等措施形成弧形梁,建筑与结构相统一,增强韵律感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空间舒适度。
高架候车厅采用渐变穿孔顶面杏彩体育,白天可使阳光均匀洒下,均匀而明亮;夜间可利用穿孔顶面上方的灯具,实现丰富的灯光效果。
地面东西向城市通廊利用站台层出站楼梯的开口,将光线引入通廊,改善通廊的采光通风条件。通廊采用清水混凝土方案,与地面候车厅相互协调、呼应。
通过吊挂在雨棚钢结构下方的金属灯箱,整合照明与标示系统,杏彩体育app下载营造明亮、简洁、现代化的站台空间效果。
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城市功能与枢纽功能互联互通,在一体化开发原则指导下,使多方主体共享车站周边的经济利益和开发价值。
配套场站空间的柱网及层高采用了兼容传统场站布局及未来交通模式的包容性设计,最大程度地满足未来的发展与变化。
形成多进多出的进出站流线格局,同时旅客可自由选择地面候车、高架候车等不同候车模式,提高枢纽的换乘效率。
雄安站椭圆形的屋盖轮廓如清泉源头,在蓝绿交织的城市组团中又似荷叶上的露珠;屋面周边由太阳能板渐变到阳光板,如粼粼波光,契合雄安水文化。屋顶在中部高架候车厅处向上抬起,通过曲线的设计手法自然的由高架厅屋面过渡到雨棚,立面舒展的形态神似传统中式大殿。
为塑造枢纽内部开敞、通透、简洁的空间效果,室内空间尽可能减少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体现建构一体的理念。地面候车厅通过对局部梁上反获得更大净高,并在柱梁交接处进行双向加腋,使其整体呈现出规则变化的曲线效果,建筑与结构相统一,增强韵律感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空间舒适度。根据站厅的结构、幕墙、设备条件,从功能需求及空间整体效果角度出发,结合采光、功能布局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意图让高架厅呈现出高品质的候车环境,同时也兼顾线下站对采光与空间品质需求。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材料及技术,打造集约生态创新的北方绿色建筑,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技成果,实现信息共享、统筹运营管理,并将智能铁路客站系统从车站延伸到整个枢纽,着力打造智慧型交通枢纽的典范。
雄安站综合管线利用BIM技术将建筑模型空间中的结构与设备管线间的空间关系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在高仿真的三维模型中准确地寻找到最佳的标高控制、空间共享及最合理的管线布置,并最终整合成一个最优化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