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当代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向,它们彰显了设计观的演变。本文着重讨论了设计观的三个转变:第一是从“形式服从功能”向“形式服从情感”的转变,当代设计越来越强调艺术特质和情感体验;第二是从一元标准化向多元个性化的转变,各种“变异”的设计应运而生,改变了刻板冷峻的同一性模式;第三是从技术理性向人文价值的转变,晚近设计摆脱了技术层面而转向了人的诗意和“神性”,从技术的考量进入关于人之生产的哲思。在全球化和本土化双向互动的进程中,这些设计观的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
当代社会的特征是一个“设计的社会”。从城市规划到建筑,从日常起居到生活用具,从工作学习到人生成长,设计无处不在,设计的重要性已广为人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同时又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当下,设计的地方性和国际性是有分有合的互动进程。如今,中国设计已经融入了广阔的全球化潮流,中国风和中国气派渐趋成熟。在笔者看来,设计颇有些像是社会和文化变迁的“风向标”,它说到底并非设计师个人品位或偏爱的体现,毋宁说,设计的动向恰恰表征了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流向;设计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镜像”,它折射出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观念,是其价值观的显现。关于当代设计的转向,已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学者概括说,当代设计有一个从“工业设计”向“后工业设计”的转型;也有设计史家认为杏彩体育,存在着一个从现代主义设计向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演变。如果说这些变迁的分析是着眼于当代设计的“宏大叙事”的话,那么,亦有设计史家从更加微观的层面来讨论当代设计的转变。比如,有人指出,在产品设计方面有一个从设计的专门性向普遍性的转变,从短命的向持续使用的转变,从标准化向用户化的转变;在设计流程方面,有一个从专断到、从刻板到灵活的变迁等。设计观念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及其文化变迁对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设计师对设计本身的反思和批判。
设计这个范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界说,既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技术或技能,也可以看作一种对生活中意义的创造和反思。从表面上看,设计不过是对器物或装置的外观或功能的某种有意图的谋划,但何不把设计视作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福柯所说的“认知型”呢?晚近“设计文化”的概念炒得很是热火,但文化概念无所不包,设计文化似并没有明确界划出设计的核心内涵。当我们把设计界说为某种“认知型”时,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权力和知识的共谋关系便自然而然地贯穿其中,设计在任何时代总是体现为某种权力的话语。第二,福柯把“认知型”看作是单向的、不变的凝固物已显偏颇,笔者倾向于把它视为一个富有弹性并充满了异质成分的复合体,其中内在张力所造成的变化实际上在不断地改变着认知型。换言之,权力与知识的共生关系只是认知型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异质话语可以构成对权力和知识共谋关系的某种反叛和颠覆。说到当代设计的转向时,一个需要关注的焦点就是设计如何从业已形成规范的权力和知识共谋关系中摆脱出来,由此而形成新的设计话语。